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几道历史题 初中的 初三学生和历史老师进

1.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他们都()
A.属于思想解放运动B.开展反复辟活动
C.都主张实行共和制D.进行反封建斗争
我知道AC不对 B是什么意思答案选D为甚麽
2.抗战胜利初期,中国共产党的主要政治任务是()
B.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D.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这两个答案有什麽区别呢 (A.C省略)
3.19世纪60年代美俄两国都解决了国内的重大问题,其实质是()
B.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C.避免国家分裂
这道题我认为应该选C但答案是B美国在18世纪不是已经建立了资本主义了吗
4.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先后兴起,这主要与()
A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关B民族矛盾的激化有关
C西方启蒙思想的传入有关D清王朝统治的危机有关
这样的题应该怎麽考虑 我一点也不知道
5.公开声明美国负有“领导世界”,运用自己的强大实力援助“自由”国家,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政策被称为()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主义
C《友好互助合作条约》 D《北大西洋公约》
我认为选B答案是A A是在政治上 B是在经济上遏制公产主义 不是吗
6.十一届三中全会是邓小平主持的吗
7.2008年国民党大选获胜 江泽民发表“八项主张”分别是什么呢


都要详细解释的

解答:

B的话,是说反复辟斗争,首先要弄清,复辟是什么意思,当然它是一个带有贬义的词,常常是指代有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倒行逆施似的去把已经被推翻的王朝或者制度重新整合、建立或恢复实施!

(注:如果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或者在当时还不至于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和制度革新的前提下,那么这一类的“重建王朝或者制度”会被称之为“光复”或者“中兴”,其实是一回事,只不过是后人根据当时的背景、条件、状况等等予以不同的定性而已)


那现在来看B选项,反复辟斗争,顾名思意,就是为把被重新建立的不顺应历史潮流,倒行逆施的王朝或者制度再次推翻而采取的各种手段和一系列行动.
那么在了解了“反复辟斗争”后,就可以明白B为什么不对了,
“反复辟活动”这一概念存在的前提是要有相对应的“复辟活动”,然后才谈的上“反复辟活动”!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它是一场细想解放运动,我认为它的确是一场“反复辟活动”,因为它的开展的原因矛头直指袁世凯的政治制度(帝制)上复辟还有思想文化上的复辟(尊孔复古)!
但是这里边,辛亥革命,的确是推翻了大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但是,在此之前的当时的大清王朝一直是整个中国的统治政权,它并没有被其他政权所取代,所以并不存在“复辟”一说,所以没有“复辟”一说,哪来“反复辟”一说呢?而在这之后发生的“张勋复辟”是后于“辛亥革命”发生的!所以,辛亥革命的定性,不能称之为“反复辟活动”!戊戌变法,虽然带有反封建色彩,但它的定性为自上而下进行的一场资产阶级改良运动!而不是“反复辟活动”原因也是一样,它的展开并不是以推翻“复辟政权或者制度”为前提的。
所以这三次活动,只有新文化运动是具备“反复辟活动”性质和条件的,其他两者构不成存在的前提!

D 就很明显了,你可以去看一看这三次活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我上面也基本上把他们的性质都说了,他们都是具有反封建性的,要说区别,他们的“反封建”区别就在于他们采取的“反封建”斗争的形式和手段不同,辛亥革命是暴力手段,戊戌变法是改良手段,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领域的批判运动!

第2题,也很简单,很好理解,其实从逻辑先后方面就可以得出答案。B选项“揭露美蒋阴谋,避免全面内战 ”和D选项“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哪个会发生在前呢?后者!为什么,很简单,从人的正常逻辑来讲,一开始肯定是避免“不利的事发生”,在“事情不得已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才会想到退而求其次,”两个选项的用词,B中是说避免全面内战,D中是说避免内战,那一定是在避免不了内战的情况下,再去想如何避免全面内战的呀!而且作为大战初期,首要任务肯定是和平稳定恢复为主题,这不会错,肯定是先要稳定政局,联合两党,如果国民党能和共产党和平共处,那也就不用去揭露什么阴谋不阴谋,和为贵嘛,只有双方撕破脸或者和平共处不能实现时,才会考虑打仗,而打仗需要舆论支持,需要师出有名!这时候,才要进行所谓的“阴谋揭露”!以得到舆论的支持!

第三题,这题很明显,先说实质,先可以告诉楼主,有实质,根本这样的词出现的,要你找原因的,那你就得从经济原因上靠,从生产关系上靠,经济决定上层建筑!从本质上讲都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为了确立更有利发展经济的生产关系而去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而为了实现这些东西,往往要采取改革、暴力和流血手段!
接下来分析一下,从时间上看,19世纪60年代,发生在美国和俄国的大事,一定就是“南北战争”和“1861年农奴制改革”
防止国家分裂,那是直观上的原因,而且这一点,更确切的讲在美国上更能体现一些,而对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直接原因,是受到了农民暴动威胁为缓和矛盾, 他们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消除封建残余,在为更进步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扫除障碍!所以 B 才是根本 才是实质!

至于第4题,我认为应该选择B 民族矛盾的激化,
为什么,来看两者产生的背景,都是在外国侵略者大肆侵略,威胁到了清王朝的统治,而随着侵略的加深,本国国民更受到本国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的双重压迫,无论是出于挽救清王朝统治救亡图存(戊戌变法),还是出于自保,从开始的反清到后来的“扶清灭洋”(同是为自身的生存的义和团运动),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民族矛盾的激化!这是一道程度选择题!


第5题 这个其实 ,有明确的定义,楼主只要去对比一下,找一下,两者的定义看一下 就知道了
我这里只简单说明一点,,杜鲁门主义是先于 马歇尔计划产生,马歇尔计划是在杜鲁门主义的框架下,基础上,发展而来,
这么说吧,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上的一个体现!

第6个问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华国锋主持的


最后一个问题 直接找来复制给你

 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中国的主权和领土绝不容许分割。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言行和违背一个中国原则的主张,都应坚决反对。
  二、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只有实现和平统一后,台湾同胞才能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伟大祖国在国际上的尊严与荣誉。
  三、进行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谈判。谈判过程中,可以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包括台湾当局关心的各种问题。作为第一步,双方可先就“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共同承担义务,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对今后两岸关系的发展进行规划。
  四、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
  五、要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以利于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我们主张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要继续加强两岸同胞的相互往来和交流,增进了解和互信。应当采取实际步骤加速实现直接“三通”,促进两岸事务性商谈。
  六、中华文化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也是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
  七、台湾同胞不论是台湾省籍,还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国人,都是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和当家作主的愿望,保护台湾同胞一切正当权益。党和政府各有关部门,包括驻外机构,要加强与台湾同胞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关心、照顾他们的利益,尽可能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我们欢迎台湾各党派、各界人士,同我们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也欢迎他们前来参观、访问。
  八、我们欢迎台湾当局的领导人以适当身份前来访问;我们也愿意接受台湾方面的邀请前往台湾。可以共商国是,也可以先就某些问题交换意见。中国人的事我们自己办,不需要借助任何国际场合。
  江泽民讲话最后还指出:我们呼吁所有中国人团结起来,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全力推动两岸关系的发展,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第7题 参照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