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化学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什么?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3、为防止“温室效应”增强,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附加请项解

解答: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80%来自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0%来自燃料的燃烧。散布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75%被海洋、湖泊、河流等地面的水及空中降水吸收溶解于水中。还有5%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转化为有机物质贮藏起来。这就是二氧化碳占空气成分0.03%(体积分数)基本不变的原因。
2(一)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产生 1、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包括动植物的呼吸和微生物对动植物遗体及粪便中有机物的分解,从而不断向空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据估计地球上的二氧化碳有90%是由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产生的。 2、化石燃料及其制品的燃烧与火山爆发→二氧化碳 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主要是动植物遗体长期压在地下,未被微生物全部分解,就可能通过一系列化学变化而形成。它们的燃烧和火山爆发都能使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层。 (二)生物圈中二氧化碳的消费利用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据估计,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每年的光合作用能将750亿吨的碳转化为糖类化合物。绿色植物是二氧化碳的重要消费者。2、海洋中碳酸钙的沉积→新的岩石 海洋中的碳酸钙沉积在海底,形成新的岩石,从而使一部分碳元素较长时间贮藏在地层中。另外,少数二氧化碳还可溶解在水中。 综上所述,碳循环主要通过二氧化碳来进行。它主要可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碳水化合物;在植物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被植物再度利用。 第二种形式是植物被动物或人采食后,碳水化合物(如糖类)经食物链传递,被人或动物吸收,又成为人、动物和微生物的一部分,在体内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并通过动物或人的呼吸释放回到大气中又可被植物利用。 第三种形式是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对动植物遗体及粪便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不断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除此之外,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它返回大气中后重新进入生物圈的碳循环。
3措施:一、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
二、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
   三、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四、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五、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课税
六、鼓励使用天然瓦斯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七、汽机车的排气限制
    八、鼓励使用太阳能
九、开发替代能源
于 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