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为什么一般情况下高学历与精通语言不相容?

社会上很多通晓甚至精通几门语言的人一般不会学历很高,本科没顶了。外语系的研究生博士生,他们大部分口语不流利(专门发文章),倒是外向的喜欢交流的人(往往学历不高,因为坐不住)容易精通外语。而其他专业的博士精通语言的就更少,英语能写规范就不错了,口语要讲的流利像英美人就很少。而语言好的人(我见过有几门外语都说得很溜,能直接看外文新闻影视和用不同语言的老外用不同语言通信的)往往搞科学研究不行,问什么精通几门语言与搞科研很难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

解答:

我的观点是:在某个专业非常突出的人,学习语言基本都不是问题。而仅仅语言上精通的人,并不一定都能在某个其他专业上突出。所以就有你说的那种表象。

至于口语问题,越是思维深刻和复杂的人,说话越慢,因为每句话他都进行思考,力求传达最多最准确信息。说话不是流利快速就好,而是话里所包含的思想和内容。所以,往往学历越高,地位越高的人,说话越慢,甚至还有磕巴。而一些小孩子,说话就会很快。另外口语还需要有一个早期培养和出国环境的问题。

最后,“精通”,你的标准是什么?就是说的流利,能看新闻影视和通信?如果把这种程度就当成“精通”的话,确实可以学很多门外语,但注定很难搞研究,因为他太容易“知足”了。刚学入门就会换一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