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家帮忙做个阅读理解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1910年11月生于江苏吴江松陵镇。他的学术道路历经坎坷,但苍天不负有志者。今年的秋天,对费孝通来说,是金秋。他九十华诞,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向他敬送花篮祝贺;家乡人民,海峡两岸三地的学者在吴江举办“第六届中国文化与现代化--走向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学与人类学”研讨会”表示祝贺。汇集他一生800多篇(部)作品的《费孝通文集》(14卷)10月由群言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导小组为表彰他为社会科学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授予他特别荣誉奖。
半个多世纪以来,为了实现“富民”这个大目标,费孝通极力主张科学一定要从实际开始。他认为,到实地去,到社会生活的洪流中去,亲身观察、调查、分析、研究,是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他不惟书,不惟上,从实际出发,翔实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从人民大众的伟大实践中捕捉新鲜信息,发扬农民的伟大创造,追溯文化历史,预测未来
前景,为国家和地方政府解决当前迫切的建设课题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给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2000年11月14日,在上海康健书店举办的座谈会上,复旦大学社会系一位同学请教“怎样才能学好社会学”时,费孝通简明的回答说:学社会学要向社会学习。
1.为什么说“今年的秋天,对费孝通来说,是金秋”?
答:
2.文中加点的词语的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答:
3.请根据文意从三个方面概括费孝通令人敬重的品德,并各举一例。
答:①
②
③
4.费孝通老人的崇高理想是_________,文中最能体现他深入实际、深入社会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费孝通老人简明回答一个大学生的话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
有了打字的时间,自己都做完了。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