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学知识库

问题: 请教几个问题

想请教几个问题:
1.什么是资源配置,什么是资源利用?谈谈不同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与利用方式,包括自给自足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混合经济
2.什么是局部均衡分析,什么是一般均衡分析?
3.政府补贴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谢谢~

解答:

资源配置  资源配置(resource allocation)
[编辑本段]1、资源配置定义和作用
  在经济学中,资源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资源是指自然资源;广义资源是指经济资源或生产要素,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等。可以说,资源是指社会经济活动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在任何社会,人的需求作为一种欲望都是无止境的,而用来满足人们需求的资源确实有限的,因此,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分配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以实现资源的最有利用,即用最少的资源耗费,生产出最适用的商品和劳务,获取最佳的效益。。这就是资源配置,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社会对其所拥有的各种资源在其不同用途之间分配。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资源配置合理与否,对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成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资源如果能够得到相对合理的配置,经济效益就显著提高,经济就能充满活力;否则,经济效益就明显低下,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编辑本段]2、资源配置的方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源配置有两种方式:
  ①计划配置方式。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和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来统管资源和分配资源。计划配置方式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将由全社会占有,商品货币关系将不再存在,因而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计划,即通过社会的统一计划来决定资源的配置。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正是按照这一理论来实践的,把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一段时间里,计划也曾经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而市场的作用受到很大的限制。在计划资源配置方式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方式有可能从整体利益上协调经济发展,集中力量完成重点工程项目。但是,配额排斥选择,统管取代竞争,市场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从而易于出现资源闲置或浪费的现象。
  ②市场配置方式。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始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生产力有了较大的发展,所有产品、资源都变成了可以交换的商品,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进入市场的产品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从而使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越来越大,市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使企业与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状况,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由于市场机制作用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有可能产生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市场秩序混乱等现象。
自然资源利用方向  自然资源利用方向是指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确定自然资源的主要用途、开发方式和强度,论证不同开发利用方向的经济效果。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总是同一定的地域紧密相连的。如中国三大自然区农业资源的利用方向是:东部季风区为主要农耕区,林牧业亦应相应发展;西北干旱区在有水源地区应发展种植业,干草原与荒漠草原发展畜牧业,山地发展林、牧业;青藏高原以牧为主,少数地区可发展种植业和林业。影响自然资源利用方向的主要因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同一自然资源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其利用方向不完全相同。如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经济落后,每年不得不用相当大比重的土地种植粮食,致使水土流失逐年加重。今后随着该区经济的发展和交通条件的改善,将逐步退耕还林、还牧;②技术条件。随着技术进步,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仅是综合开发利用,而且使原来认为无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如低品位矿物资源、低水头水能资源)得以开发;③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自然资源的多宜性导致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问题的复杂性,如土地资源可分别作耕地、林地、牧地、城镇、工矿、村庄及道路等用地。通常需在符合自然规律和生态发展的前提下,寻求一个经济合理利用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