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第一次辩论赛,求教。
我方观点是:网络阅读比传统阅读好。
第一次参加辩论赛,没什么经验,请各位朋友帮帮忙,该如何理论。
谢谢。
解答:
我参加过辩论赛,现在在系队,是一辩
给你一篇自己写的辩论稿,你看看体系吧~
首先要理论陈词,就是说明本方观点(体系框架要清楚)
第二是盘问,由二三辩完成
第三是驳论就是攻击对方在一辩稿和盘问中的问题,关键是攻击框架(可以事先猜测出对方的框架然后写出,上场后根据对方的陈词再做增减)
第四是自由辩论,四位辩手完成
第五是总结陈词,由四辩完成(要适当煽情)
网上的辩论稿子,套路不行,不是很适合打比赛下面是我们学校比赛时候用过的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
面对这个辩题,我方认为城市化进程是指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进程。
城市化进程意味着生产和消费更集中更大规模更社会化和更高的生产效率
判断城市化进程能否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要看它能否提高完善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软硬件,硬件主要包括物质生活的内容,软件包括文化经省科学教育信息交流。
下面我方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我方的观点:
1、 城市化进程是产业比例更趋合理。立足现实看,中国先进的工业总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5倍,而中国的农民却占了9亿,工农业产值和工农业人口比例失调。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必然使得城市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增长,推进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看二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例。只有提高了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才能有保证。我方不否认城市化进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比如环境污染,但我方认为这并不是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污染直接的原因在于过分追求利润,走了粗放式发展的道路。
2、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是消费平更集中利于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人员的流动、人口的增加、交通网的建设,是消费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更为便捷。农村消费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一个重要的原因不是收入水平低,不是消费欲望小而是消费环境差等问题造成生活消费不足。农村消费不足,指的是农村居民将收入用于即期消费的比例较小,原因在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流通体系不健全等。
3、 城市化进程伴随着知识的聚集、信息的膨胀。人才的汇聚地是城市不是农村,知识信息的集散地是城市不是农村。这不仅造成了众多的部门将自己的研发部门建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而且也使在城市生活的农民有机会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落后的习惯,我们不能否认城市在精神文敏建设方面此强于农村的事实。
4、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便于进行集中的管理社保体系的建设。社保包括五大内容,养老、医保、失业、工伤和生育。社保明显的有利于稳定自己的生活,对社会来说作用更大。城市的社保体系建立远远好于农村,要是城市化进程水平高的话,肯定有更多的农民会享受到社保的利益。
5、 要用长远的眼光评价城市化进程。没有一个事物是完美的,我方承认城市化进程存在着不足,伴随着住房紧张、环境恶化之类问题,但我方认为这是城市化进程出现的一点挫折,我们定能及时的改正,现今很多的国家处于城市化进程中,但是并没有出现此类的问题,不应该对此问题纠缠不休,长远来看全局来看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落下了一个对全篇的简短总结)
这篇是正方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再来一篇吧
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面对这个辩题,我们先来解释一下何谓利益,何谓道义,利益是精神上的物质上的好处,利益是中性的,道义则指道德和规范。人在社会上,不可避免的要与人接触、交往,这就会产生人际关系。而我方认为判断对人际关系影响大小的标准是哪一方面在人际建立和交往中起根本性的作用。我方认为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而道义的影响与利益相比是微不足到的。
¬
1、对利益的需要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而非道义。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是万能的,就像在社会中,我们需要向不同的人购买不同的商品。要是没有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利益需要,也许我们根本就没有接触的机会。即使再有道德又能怎样?
2、利益大小是决定人际关系密切程度的重要原素。正如19世纪英国首相帕麦思顿所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可以用来解释人与人之间忽冷忽热的关系。商场上、政界上为了共同利益而存在的关系已经不胜枚举,为了争夺利益而互相厮杀的事情也如恒河沙数。利益的冲突可以使兄弟手足相残,共同的利益则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利益是一双隐藏在人际关系背后的手,可能你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但是它确实在影响着你。
3、人际关系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利益变化引起的。不同的阶段的社会有不同的道义,道义总会不断变化以适应社会结构的演化,因为历史的进步产生不同的阶级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利益。道义作为一种规范,使得利益在人际关系中更好的分配。社会人对人际关系的某种行为,或许受到道义的影响,这点我们并不否认,但用更为深邃的眼光和更加宽广的历史视角,不难发现利益才是道义背后的决定者。
¬4、道义有时只是看透他人的工具,起到核心作用的是利益。与有道义的人建立的关系不仅仅是因为道义本身。因为与有情有义的人交往我们所承担的风险成本小。基于对自身利益的担心我们会选择远离对我们不利的人。透过人们对道义坚守的程度,可以预测出自己可能会得到的利益或者会损失的利益。整个社会上讲求诚信,讲求道义,同样是也基于对利益的需要。
最后,我方承认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上,存在道义的影响因素。但我们不能只停靠在表面上看问题,应该深下去,深入内层。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利己的,不存在纯粹道义建立的关系。同时经验也告诉我们讲求道义之人很少是损人利己,我们的利益不容易受到伤害,我们也就乐于与有道义的人接触交往。
与利益相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只是表面上的、非核心的,影响最大的是利益。
这篇是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这个辩题正反没有太大的区别~辩题是物质利益哪方对人际关系影响更大)
驳论
1、 首先对方辩友混淆定义,人际关系,不是情感的依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要你和他人有交往这就叫做你们建立了人际关系,不一定要有感情依附
2、 对方辩友片面理解人际关系这个问题,人际关系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坏的,小偷之间建立的相互偷盗的人际关系难道还需要道义为基础?
3、 对方辩友一再强调道义的正义性,装出一副卫道士的样子建立人际关系沽名钓誉的人可是层出不穷啊
4、 对方辩友脱离了今天的辩题,我们今天讨论的是道义和利益哪一个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大,不是讨论道义的重要性
5、 道义和利益不是水火不容,我们完全可以以利益为基础再注重道义,两相兼顾,使自己人际关系更加长远发展
最后再次明确说一下分工,立论驳论由一辩完成,盘问有2、3辩完成(不同的问题最好有分工,每个人准备的问题最好是不同方面的,这样能减小准备的时间压力)
总结陈词四辩完成,关键要说说自由辩论
一辩除了立论和驳论之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就是能提纲挈领,自由辩论时候如果己方出现“跑题”,要立即圆场!自由辩论环节呢,最好先由四辩提问题回答问题(其余的辩手前几个环节都已经出面了,这会就差四辩)。另外要注意时间,一旦对方时间到了,你方可以继续发问,所以提前要再多准备一些问题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