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语文中的虚词
虚词虽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有很重要的作用,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词语。阅读下面材料,从添加虚词角度虑,完成本题。
两字之加,自命变讽刺
明朝末年,大臣洪承畴官至高位,常以忠节自命,曾在厅堂门框上亲笔撰写一副对联: 皇恩深似海 臣节重如山
嗣后,洪承畴奉旨率军赴松山作战,兵败被俘,经不住威胁,屈膝降清。时人鄙而讥之,便在其自撰联后添了两个字,遂成新联曰:
——————————————————————
此联仅加二字,即变自命为讽刺,令人看了忍俊不禁,堪称妙笔。
解答:
联语添字气煞钱谦益
明末大臣钱谦益很有文才,受到朝廷重用。他为了表达对朝廷的忠诚,就写了一副对联,挂在家门上:
「皇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后来,清兵入关,灭了明朝,以高官厚禄笼络明朝旧臣,钱谦益也投降,做了清朝的大官。他这样做引起了很多爱国之士不满,指谪他忘恩负义。
有一天,他回到家门口,看见门前的对联每句之下给人添了一个字,变成:
「皇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下联的一句由原来陈述句变成了疑问语气,整副对联的意思也就带讽刺意味了。
钱谦益看了,几乎给气死。
「矣」和「乎」都是古汉语中的气语词,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了」和「吗」。
语气词属于助词,一般用于句末,表示不同的语气,如:
了 :表示变化或出现新情况。
例:下雨了。
天快黑了。
的 :表示肯定的语气。
例:他问过陈老师的。
呢 :一般用在疑问句后,表示疑问语气。
例:他们到了哪里去呢?
吗 :表示疑问语气。
例:你看过《三国演义》吗?
啊 :一般表示赞叹的语气。
例:这里的风光真美啊!
吧 :表示商量、提议、请求、命令等语气。
例:我们去玩一会儿吧!
版权及免责声明
1、欢迎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转载敬请注明出处:侨谊留学(www.goesnet.org);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在本网博客/论坛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